在這之前,雖然小嬰兒摩西獲救時就隱約透露上帝的同在,但作者仍然沒有透露上帝對祂受苦子民的反應,直到充分看到以色列人的困境和神的回應如此懇切。


出埃及記 () 救恩的出口

出處:好消息TV 主講人:賴老師

「孩子漸長,婦人把他帶到法老的女兒那裡,就作了她的兒子」(參出二10),摩西的母親將孩子帶回法老的女兒面前的時候,大約是三歲到五歲的時候。 從後面的經文我們可以推測,摩西的母親必定是抓住時機,在孩子年幼的時候就打好了信仰的根基,讓他明白自己的身世和同胞的遭遇。 這提醒我們作母親的,不要以為孩子年幼,什麼都不懂,就忽略了孩子的信仰教育。就好比智慧書中的教導,「教養孩童,使他走當行的道,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」(參箴廄二6)。接著我們研讀的經文進度是《出埃及記》二章11-25節,我們一起來聽聽賴老師的分享

影片08

附上音頻補充

 

以下文字非完全視頻內容,僅做粗略分享:

當時的埃及是世界文明的中心,匯集了一切的知識和學問。 「摩西學了埃及人一切的學問,說話行事都有才能」(參徒七22),摩西所學大概包括文學、數學、占星術、藝術、外交、軍事謀略等。 作為一個埃及王子,摩西文武雙全。神對摩西的預備超乎想像,祂賜給摩西一切屬世的才幹和能力。就想到我們很多肢體家人,在職場上也是很有能力。這些看起來是屬世界的能力和才幹其實也是神對我們的訓練和預備,好叫我們為神所用,行各樣的善事。依照影片的經文進度《出埃及記》二章11-25節,我們先來看以下經文:

 

出埃及記二章11-25

11.後來,摩西長大,他出去到他弟兄那裡,看他們的重擔,見一個埃及人打希伯來人的一個弟兄。

12.他左右觀看,見沒有人,就把埃及人打死了,藏在沙土裡。

13.第二天他出去,見有兩個希伯來人爭鬥,就對那欺負人的說:你為什麼打你同族的人呢?

14.那人說:誰立你作我們的首領和審判官呢?難道你要殺我,像殺那埃及人嗎?摩西便懼怕,說:這事必是被人知道了。

15.法老聽見這事,就想殺摩西,但摩西躲避法老,逃往米甸地居住。

16.一日,他在井旁坐下。米甸的祭司有七個女兒;他們來打水,打滿了槽,要飲父親的群羊。

17.有牧羊的人來,把他們趕走了,摩西卻起來幫助他們,又飲了他們的群羊。

18.他們來到父親流珥那裡;他說:今日你們為何來得這麼快呢?

19.他們說:有一個埃及人救我們脫離牧羊人的手,並且為我們打水飲了群羊。

20.他對女兒們說:那個人在哪裡?你們為什麼撇下他呢?你們去請他來吃飯。

21.摩西甘心和那人同住;那人把他的女兒西坡拉給摩西為妻。

22.西坡拉生了一個兒子,摩西給他起名叫革舜,意思說:因我在外邦作了寄居的。

23.過了多年,埃及王死了。以色列人因做苦工,就嘆息哀求,他們的哀聲達於神。

24.神聽見他們的哀聲,就記念他與亞伯拉罕、以撒、雅各所立的約。

25.神看顧以色列人,也知道他們的苦情。

 

摩西的人生,就是開始以憐卹開始的,神總是把我們推到蒙憐恤的位置上。摩西成為法老女兒的養子,但居然仍可由自己的生母撫養長大,這是超乎人的想像。雖然摩西後來留在王宮,但在親生母親的教導養育之下,他不忘本,清楚自己是希伯來人以色列的後代。我們略作以下分享:

 

一. 摩西逃難(出二11-15)

此時摩西已經四十歲了(參徒七23),摩西自己的同胞生活得很困苦,但摩西卻不是,所以當他去到了他那外在不僅又貧又苦,內在又非常奴性的希伯來人那裡時,這種心靈的掙扎是很強烈的。 「見一個埃及人打希伯來人的一個弟兄」(出二11),「弟兄」也就是希伯來同胞,當他看見自己的同胞以色列人受到毆打時,感到義憤填膺,忍無可忍。 「他左右觀看,見沒有人」(出二12),一個知道自己將要做錯事的人就會有這樣的舉動,摩西這樣做原是為了保護那個受到惡待的以色列人。 「把埃及人打死」(出二12),埃及人有很特殊的民族自尊,認為埃及人以外都是次等民族。因此異族人殺死埃及人是很嚴重的罪行,然而,摩西起來卻把埃及人打死。 「為什麼打你同族的人呢?」(出二13),當摩西去調解兩個希伯來人之間的糾紛時,欺壓人的希伯來人挑戰摩西,「誰立你作我們的那首領和審判官呢?這讓我們看見,屬世的才幹和能力不能讓我們成為屬靈的領袖。當法老要殺摩西,他就「逃往米甸地居住」(出二15), 米甸地位於埃及東方的曠野,摩西從埃及逃往米甸,是被迫放棄過去的四十年。從人的眼光來看,摩西本應是最有風景、最有能力的了! 但神卻讓摩西經歷失敗和被拒絕,因為此事將他帶到曠野四十年,等到他八十歲的時候才呼召他!

 

二. 摩西娶妻(出二16-22)

摩西在米甸地,米甸人也是亞伯拉罕的後代(參創廿五2),把約瑟賣入埃及的也是米甸商人(參創卅七28)。 「米甸的祭司有七個女兒」(出二16),「米甸的祭司」可能是事奉獨一真神的(參出十八11-12)。 「打滿了槽,要飲父親的群羊」(出二16),「槽」指井旁的水槽,人們從井中提水上來倒在槽中,供羊群飲用。 「摩西卻起來幫助她們」(出二17),這群牧羊人很壞,等她們「打滿了槽」才把她們趕走,然後坐享其成。在遙遠的米甸沙漠裡,摩西終於有機會成為一名僕人,而他親力親為,盡心盡力幫助米甸祭司的女兒們給羊群餵水。 「他們來到父親流珥那裡」(出二18),原來米甸祭司的名字叫流珥,「流珥」字義是上帝的朋友。這群鄉下女孩經常被人家欺負,所以一旦有人來幫她們一下,她們也不知道感謝,就回去了。幸好她們爸爸還懂事,倒說了「今日你們為何來得這麼快呢?」(出二18),這些女兒於是說出原委。

值得注意的是,「有一個埃及人救我們脫離牧羊人的手」(出二19),女兒們對父親說摩西是埃及人而不是希伯來人,或許這是他能幫助這些女兒的身分。 「你們為什麼要撇下他呢?你們去請他來吃飯」(出二20),流珥非常知恩圖報,責備女兒們沒有招待摩西,要求女兒們去找摩西來一同吃飯。 「摩西甘心和那人同住」(出二21),儘管米甸和埃及差異巨大,生活環境天差地別;但神把他放在那裡,摩西就甘心樂意留在那裡。 「那人把他的女兒西坡拉給摩西為妻」(出二21),沒想到摩西到了祭司流珥的家,不只吃了一餐飯,而是接下來吃了四十年的飯,還娶妻生子。 「摩西給他起名叫革舜,意思說:因我在外邦作了寄居的。」(出二22),他仍然認定自己只是「寄居」,不會久居米甸,所以他把長子取名為革舜。神在這個特定的時間,帶領摩西進入這個特定的家庭。

 

三. 哀聲達於神(出二23-25)

「埃及王死了」(出二23),原本要滅以色列的法老死了,但新的埃及王繼續奴役以色列人。 「他們的哀聲達於神」(出二23),壓迫以色列人的政策並沒有改變,所以以色列人此時才想起向神「嘆息哀求」,「哀聲達於神」。 「就記念祂與亞伯拉罕、以撒、雅各所立的約」(出二24),神把注意力轉移到以色列,不是因為以色列人是大好人,而是因為祂與他們所立的約。作者用了四個特別強調的動詞「神聽見」、「神記念」、「神看顧」、「神知道」來回應了祂的看似默然不語(參出二24-25)。在這之前,雖然小嬰兒摩西獲救時就隱約透露上帝的同在,但敘述者仍然沒有透露上帝對祂受苦子民的反應,直到這段充分看到人的困境和神的回應如此懇切。

 

神也賜給摩西一種很稀奇的正義感,是以色列人沒有的,那就是他看到他同胞的重擔會同情,以及幫助米甸祭司的女兒們。他心地很正義、很善良,這股特質是以色列人所沒有,當時以色列人只有奴性。到底是因為我們有信心,神才喜悅我們,還是因為神用〝永遠不變的愛〞愛我們,才讓我們有信心?我們軟弱到一個程度,對神完全沒有信心的時候,甚至開始懷疑神的時候,神還會喜悅我們嗎?神會愛我們嗎?摩西的經歷,似乎給了我們一個答案,就是神的愛。阿們!我們明天繼續,以馬內利


天天以神的話為靈命的糧食

日日以神的道為行為的準章

感謝肢體家人的支持

收藏(0)
請登入加入書籤關閉

還沒有帳戶?登記


探索更多來自 微牧之歌 的內容

訂閱以將最新貼文發送到您的電子郵件。

關於“08/07 每日灵修|出埃及记 (八) 救恩的出口”的一個想法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简体中文